《易经》64卦开篇介绍

珞加博学2024-09-05 15:12 518 浏览
点赞 收藏

《易经》64卦开篇介绍
        《周易》,又称《易经》,简称《易》,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,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。包括《连山》《归藏》《周易》三部易书,其中《连山》《归藏》已经失传,现存于世的只有《周易》。

        易经分两部分,一是“经”为伏羲氏和周文王,只有六十四卦的卦象、卦辞和爻辞;二是“传”,原意是为易经做注释的,称为“十翼”,为孔子及其后学的合作结果。

      《易传》记录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。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”。每个卦由三个爻组成。“卦”有“悬挂”的意思,也代表将各种现象的标示竖立起来以便于观察。

       一种说法是:太极即宇宙,两仪指天地,四象就是四季变化;如长日照的夏季称太阳,短日照的冬季称太阴,春是少阳,秋是少阴,而八卦再分三爻,自然是指廿四节气。表面上“太极八卦图”明显是指地球自转一周年而复始。另一说法认为八卦出自周文王的乾坤学说,他认为先有天地,天地相交而生成万物,天即乾,地即坤,八卦其馀六卦皆为其子女:震为长男,坎为中男,艮为少男;巽为长女,离为中女,兑为少女,是为文王八卦,又称后天八卦。

1.jpg

       八卦与中国传统的五行也有密切的关係,乾为天属于金,兑为泽属于金,离为火属于火,震为雷属于木,巽为风属于木,坎为水属于水,艮为山属于土,坤为地属于土。

        乾三连(☰),坤六断(☷)震仰盂(☳),艮覆碗(☶)。

        离中虚(☲),坎中满(☵)兑上缺(☱),巽下断(☴)。

2.jpg

            (易经八卦卦象)

易经八卦方位图:

3.png

       先天八卦在内,后天八卦在外。

       先天八卦的口诀是:“乾一、兑二、离三、震四、巽五、坎六、艮七、坤八”。

4.jpg

       后天八卦的口诀是:“坎一、坤二、震三、巽四、中间为五、乾六、兑七、艮八、离九”。
       八卦尚对应着八门,论后天八卦,由正北坎卦始起:休、生、伤、杜、景、死、惊、开。
      《易经》〈说卦传〉:“帝出乎震,齐乎巽,相见乎离,致役乎坤,说言乎兑,战乎乾,劳乎坎,成言乎艮。
       万物出乎震,震,东方也
       齐乎巽。巽,东南也,齐也者,言万物之洁齐也。
        离也者,明也,万物皆相见,南方之卦也。圣人南面而听天下,向明而治,盖取诸此也。
        坤也者,地也,万物皆致养焉,故曰致役乎坤。
        兑,正秋也。万物之所说也。故曰说;言乎兑。
        乾,西北之卦也。战乎乾,言阴阳相薄也。
        坎者,水也,正北方之卦也,劳卦也,万物之所归也,故曰劳乎坎。
        艮,东北之卦也,万物之所成,终而所成始也,故曰成言乎艮。”。

5.png

      先天八卦在内,后天八卦在外。